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六大举措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重庆食品快检工作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2024-11-26 14:464140

初冬时节,腊味飘香。城口老腊肉年产量超1万吨,每口都能吃得放心,这份信心来自城口老腊肉快检中心。该中心由重庆市城口县投资200万元建设,由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截至目前,该中心共完成城口老腊肉、香肠等样品检测160份,为抓好城口老腊肉品质品控、分级分类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依托该中心检测能力,城口县市场监管局开展毗邻区县腊味制品抽样检测,对腊肉的6项指标进行检测,形成优势指标分析报告。

城口老腊肉快检能力建设是重庆完善快检工作体系的生动实践。2024年,重庆构建“监管部门快检+专业机构补充”快检体系,强化多元联动,将快检工作融入日常监管、突发事件处置、食品安全重大活动保障、举报投诉、专项整治、“你送我检”、食用农产品监管中,指导渝中、江北、渝北、大渡口、经开区等区县市场监管局建立区域快检中心,有效辐射周边区域提供食品安全保障。其中,江北区市场监管局健全以区级快检室为中心、监管所快检室为基础、农贸市场快检室为风险筛查“哨点”的三级食品快检体系,以“快”制胜,提升问题食品的拦截时效。该局实现4个“快”:一是采样送样快,基本实现“即采即检”。二是检测上传快,整条快检信息一键上传。三是风险预警快,可以第一时间启动快检阳性处置工作。四是有效处置快,该区累计快检3675批次,检出阳性116批次,有效避免了问题食品流入百姓餐桌。

食品快检作为食品安全风险筛查的“雷达站”,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重要技术手段。近年来,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食品快检“快筛”作用,通过完善快检工作体系等六大举措,不断提升食品快检工作质量,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强化系统观念,科学制定计划。该局以群众日常生活必需食品、消费者投诉举报集中的食品、往年抽检合格率较低的食品为重点,突出农村市场、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农贸市场等重点区域,科学制定年度食品快检计划,动态更新重点品种和重点项目,持续提高快检靶向性。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开展食品快检5.24万批次,异常发现率5.79%。

强化制度规范,提升快检能力。该局制定发布《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建设指南》和《食品快速检测实验室技术规范》两项地方标准,为基层市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性依据文件。重庆开展了食品快检技能大竞赛活动,有效带动基层监管人员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促进社会共治,打造惠民品牌。该局开展食品安全“你送我检”活动,走进乡村集市、农贸市场等场所开展“你送我检”便民活动,现场接收群众送样,现场公布检测结果,对快检结果异常的食品进行跟踪抽检。截至目前,重庆市已开展“你送我检”150余次,开展快检2787批次,发放宣传资料1.47万份。

强化督查考核,压实工作责任。该局科学设置工作指标,明确快检异常结果发现率不低于6%,跟踪监督抽检率不低于50%。将快检结果异常处置率和快检跟踪监督抽检率纳入对区县市场监管局的职能绩效考核。加强对第三方快检机构的数据质量考核、盲样考核和现场检查。

强化数字赋能,助力智慧监管。该局建立食品安全快检信息系统,可快速查看快检任务完成、异常发现率等工作进度,提升监管效率。实现农贸市场和大型连锁超市快检室数据对接,有序推动监管部门与社会数据相互融合。截至目前,该局已对接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快检信息127.16万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青山绿水间 和美新生活
“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清代诗人齐彦槐笔下的江西婺源,如同一幅古韵悠悠的水墨画卷。这个春节,婺源又红火起来。婺女洲头,锣鼓喧天,由数十条板凳衔接成近百米的“板凳龙”,挂着金

0评论2025-02-07418

生态旅游丰富假期生活
“列车前方到站——天街站,需换乘下行索道的旅客请下车。”在悠扬的播报声中,列车缓缓驶入站台。这里不是普通火车站,而是江西抚州资溪县大觉山景区海拔千米之上、悬挂于峭壁的“天街站”。下车走上观景平台,脚下

0评论2025-02-07389

六大举措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隐患 重庆食品快检工作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初冬时节,腊味飘香。城口老腊肉年产量超1万吨,每口都能吃得放心,这份信心来自城口老腊肉快检中心。该中心由重庆市城口县投资200万元建设,由重庆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研究院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截至目前,该中

0评论2024-11-26414

LOY智能背包:2024年城市探险家的效率伙伴
在当今社会,城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对效率工具的需求日益增长。面对这一市场现状,LOY品牌凭借其对城市生活需求的深刻洞察,推出了专为城市探险家设计的智能背包,迅速成为都市职场人士的新宠。创始人研发本款

0评论2024-11-06412

全国抽检出这些“烂脸面膜”,含“菌”量惊人,微生物严重超标
据说,面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当时的埃及人用土、火山灰、海泥等敷在面上或身体上,以治疗皮肤病或进行美容。在中国,相传汉文帝为了改善母亲的脸色,找来了名医共同研制出了“书玉”面膜。现如今,面膜早

0评论2024-09-11455